首页 > 宏观 > 正文

当前报道:南昌加快数字场景应用推广聚焦社会保障等领域

2022-07-18 10:02:21来源:潇湘晨报

“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让居民生活更安全便捷、“智慧地铁”让出行更安心舒适、“VR+教育”智慧赋能让知识“触手可及”……近年来,南昌加快数字

“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让居民生活更安全便捷、“智慧地铁”让出行更安心舒适、“VR+教育”智慧赋能让知识“触手可及”……近年来,南昌加快数字场景应用推广,构建与数字化发展高度契合的多元应用场景,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


(资料图)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提出,南昌要大力实施数字场景示范推广行动,发挥数字技术和企业优势,促进应用场景有序建设与开放,加快打造数字“全景南昌”;围绕智慧共享的数字生活场景,推进社会保障、医疗健康、教育就业、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畅通场景供需渠道探索“政府搭台、各方出卷、企业答题”模式,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机衔接;完善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数字经济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协同开展场景建设。

建成1502个“智慧平安小区”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昌高新区的珉轩科技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珉轩科技”),只见一块块蓝色大屏幕上展示着智慧公安、智慧社区、智慧应急等应用场景,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将数据上传。珉轩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晏丽娟向记者介绍:“公司拥有上百项知识产权,发明专利40多项,今年还被列入了江西省数字经济重点企业。我们这个智能平台监测应用广泛,像现在电动车是禁止进入楼道电梯的,一旦进入电梯井箱里,电梯门就关不上还能实现自动预警,上报到综合治理管理平台。”

据了解,经过十年的技术沉淀和打磨,珉轩科技打造了完全自有的核心技术——“智慧城市AI数字引擎”,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物联网智慧云社区综合治理管理平台。同时,在全省各地搭建起智慧平安小区平台,以及建设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一旦有突发事件,平台会自动产生预警并通知工作人员,同时小区内摄像头全面联动,自动绘制事件相关人员在小区的行动轨迹,以便于相关部门跟进处置,保障小区平安稳定。

近年来,南昌不断深入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应用推广建设,加强与数字经济企业合作,强力推进动态感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慧平安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南昌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还依托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指挥平台,融合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推动社会治理从“单兵作战”走向“联合作战”。目前,全市共有9个县区完成了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建成了1502个高质量的“智慧平安小区”,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南昌市发改委高技术科科长魏芳告诉记者:“我市正围绕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制造等领域,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应用场景建设需求和数字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将形成‘机会清单’和‘产品清单’向社会公布,着力打造一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应用场景。”

智慧赋能让出行更舒适

7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地铁4号线的人民公园站,智慧车站站台上方的电子屏正实时显示着列车到达时间、车厢温度、各个车厢的人员密度等。

正在等车的市民周秀梅告诉记者,因工作原因,她常常乘地铁从人民公园去云天路,以前地铁车厢都是一样的温度,制冷很足。“对于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温度太低了,所以每次乘车我都会带一件薄外套。现在地铁实行了‘分区控温’,每次排队时我都会专门挑4号和3号的弱冷车厢候车,弱冷车厢很适合我,这一举措非常细致和周到,很暖心!”周秀梅说。

人民公园区域站长王欢告诉记者:“步入夏季,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乘客对地铁车厢温度的差异化需求。车站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6节车厢温度分别进行设定,将整列车的冷暖分区,即分为弱冷、中冷、强冷三种模式。同时车厢内随着载客数量的变化,温度也将实时自动调整,切实提升市民和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据了解,地铁4号线智慧车站还提供线上服务,实现票务交易查询、处理和资讯信息查询、站内导航等多种应用功能,为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提供巨大的便利。

把智慧平台融入百姓出行中,让百姓的出行更方便,道路更畅通。南昌“交通不限行”场景助力南昌成为全国首个取消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的城市,全市日均机动车在途量工作日70万辆,节假日73万辆;外地车在途量工作日12万辆,节假日16万辆。“舒心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场景将全市停车泊位数据接入平台,实现城市停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已接入停车场280个、泊位153412个……智慧赋能让出行的路上更智能、更暖心、更安心。

VR+教育

让知识“触手可及”

近年来,南昌加速布局VR产业,营造出更加浓郁的VR科技教育氛围。通过推进“VR+教育”,智慧赋能教育增加更加多元的形态,让枯燥的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这不仅为学校带来全新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有趣的立体课堂。

在南师附小的生物课上,戴上轻便的3D追踪眼镜,坐在VR桌面一体机前,通过控制操作笔,学生们就可以360度观察人体心脏的结构,还能对其进行“解剖”。在南昌二十七中,一支操作笔,一副3D追踪眼镜,学生便可在虚拟实验室轻松“制取”二氧化碳等物质,学校无须采购各种实验器材及硫酸、盐酸等危险化学制剂,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大幅降低操作中可能引发的风险。这些都是VR在南昌基础教育领域的鲜活运用,VR教学已在南昌南师附小、南昌二十七中、南昌三中、新建二中等多所学校投入运用。

此外,VR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也日益迸发出新活力。去年8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挂牌,发挥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优势,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近日,记者走进该实训基地,看见老师们正通过多媒体智慧教学大屏幕,对技术实训内容进行耐心讲解,并现场演示操作。学生们戴上VR眼镜,借助配套手柄,通过VR桌面一体机进行实践操作。仿真机场塔台、工业机器人、AFC售检票设备、地铁列车模拟沉浸式驾驶系统……数百台各种各样的设施设备分布在各个实训区域,学生们认真学习操作着各类设备,体验着“真实”的实操训练。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虚拟现实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廖国琼表示,VR技术因其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性,为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带来了新模式,赋能实验教学质量与水平提升。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我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江西财经大学作为江西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管理中心依托建设单位,联合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共同组建了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共享教学共同体,该项目去年正式获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成为全国首批虚拟仿真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之一。高校间的强强联合,扎实推进VR+教育纵深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提升了高校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为VR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江春风 南昌日报记者 万玲)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平安小区 职业教育 江西财经大学 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