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购物 > 正文

2023投资观察:融资额虽减半,它仍是重点投资赛道

2023-01-09 08:55:53来源:36kr

红杉中国、高瓴等是投资主力

2022年过去了,但并不代表企业已走过寒冬。创业环境在变,投资人又会有新要求,只有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产品有足够的科技含量,能实现国产医疗健康领域的高端替代,才是创业企业的出路和未来。

作为一级市场投资的重要领域,不必讳言,医疗健康板块在2022年明显不景气,但对投资机构来说,这条赛道仍是最主要的投资领域之一。


(资料图)

新年伊始,当面对创投日报记者提出的“2023年投资方向会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北京一位头部机构投资人表示:说实在的,变化没那么大,就是个别行业的微调。“我们投资科技、消费、医疗三个方向,已经超过10年时间,不太会轻易改变。“

生物医疗企业感受资本寒冬

相比之前几年的投资力度,过去一年医疗健康赛道明显遇冷。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一级市场医疗健康行业合计发生近950起投资事件,交易金额超1000亿人民币。尽管交易额突破千亿,但相比2021年,交易额却呈现“腰斩”状态,2021年的这一数字为2626.9亿元。

在这一背景下,创业公司节约钱过日子成为常态。沪上一位生物医疗领域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作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无论是生物制药企业还是医疗器械公司,在最初研发时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因此,在创业初期获得机构支持就十分关键。

“但由于医疗健康企业整个发展周期较长,从早期到成长期,甚至是后期的商业落地,均需要资金持续输入,因此在投资人变谨慎后,企业方也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上述生物医疗领域投资人表示,“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整个行业特别是做新药研发的企业,资金紧张情况预计会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因为投资恢复需要时间。”

不仅是沪上这位生物医疗领域的投资人这样表示,南方另一位投资人也认为:“以前,很多创业企业融完资后,会几个项目一起推。但在资本寒冬下,企业方都开始考虑卖出管线,整合项目,总之先把能有收益的项目提上来,把既需要研发时间、又很花钱的项目停掉,保证现金流稳定。”

这位南方投资人坦言:融资肯定是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的痛点,早期公司对资金的需求都非常大。但临床阶段也是最花钱的地方,而且这个钱省不掉。

基于过去一年行业融资额的整体大幅下降,调整经营策略成了赛道企业们的当务之急。

“在工作接触中,一些撑不住的企业都嚷嚷着要卖厂房,作为投资人的我们也只能笑着应对。”该投资人对记者表示,这些撑不住的企业如果决定要卖,最好早点卖,这样还能卖个好价钱。

从投资角度来看,这位投资人仍然建议,创业企业家们要做好优势项目,把资源投入到最有希望的产品上去,别的该停就停,以缓解成本压力。

数据显示,在1000亿元的融资事件中,医疗健康领域早期融资占比达到34.4%,成长期融资占比47.5%,中后期融资占比8.8%,战略投资占比9.3%。

分赛道来看,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为470笔,融资金额为708.1亿元;医疗器械及硬件领域,融资事件为232笔,金额为210.1亿元,这两个细分领域是医疗健康领域绝对的融资主力。

红杉中国、高瓴等是投资主力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全年融资额“腰斩”的情况下,红杉中国、高瓴等依然是投资主力。

数据显示,红杉中国、启明创投、君联资本、元生创投、高瓴、深创投等是医疗健康领域出手最活跃的投资方。其中,红杉中国在最近一年出手医疗健康领域32次,基因编辑药物、合成生物、大分子靶向药物、血管介入栓塞产品,均是红杉中国投资的细分赛道。从投资轮次看,Pre-A轮和A轮投资是红杉中国出手最多的阶段。比如,新芽基金、士泽生物、柯泰亚生物、药明博锐等都是A轮左右融资。

对此,红杉中国总结认为,动辄十余年的长回报周期使一批非专业的投资人望而却步,或是囿于基金的存续期限与退出机制而忍痛放弃。同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医疗健康领域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内的创新药企,还广泛停留在“科学家辛苦找钱”的模式。原因很简单:创新药的专业门槛极高,其关键要素往往不能被投资人轻易理解。

“但医疗健康是一个大赛道,创新药、精准医疗、高值耗材、IVD诊断、第三方服务、医院诊所、医疗数字化等众多细分领域,构成了红杉中国完整的医疗健康投资生态。

在这一背景下,记者看到,在资本寒冬下,红杉中国在2022年也迎来4个IPO,心泰医疗、英诺特、集萃药康、瑞科生物均成功上市。此外,红杉中国还以基石投资人的身份,参与了瑞科生物5300万美元的基石轮融资。

对这笔投资,有参与过瑞科生物投资的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表示,瑞科生物所在的HPV九价疫苗是一个大品种,且兼具技术属性和消费属性。“公司的科研能力、产业化经验、行业资源等,都是行业佼佼者,团队非常稀缺,这是投资机构看中这家公司的主要原因。”

与红杉中国一样,过去大笔投资医疗健康的高瓴,近来虽然投资方向已侧重于制造业,但有接近高瓴的相关人士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医疗还是我们IPO最多的领域,有十几家。而医疗领域的投资,无论是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业务量都很大。”

记者发现,高瓴最近一年在医疗健康领域仍多次出手。作为PE资本,旗下高瓴资本参与了爱帝宫、康诺亚生物两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巨子生物的Pre-IPO融资,天与养老的A+轮融资。而VC机构高瓴创投则出手27次。在IPO战绩上,高瓴创投收获了8家公司,山外山、泓博医药、诺思格、益方生物、普蕊斯、集萃药康、华兰疫苗、翱捷科技等,均在2022年成功上市。

不过,有关高瓴未来对中国医疗健康赛道的投资想法,上述接近高瓴的相关人士拒绝了记者采访,表示暂不做观点输出。

另有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过去了,但并不代表企业已走过寒冬。创业环境在变,投资人又会有新要求,只有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产品有足够的科技含量,能实现国产医疗健康领域的高端替代,才是创业企业的出路和未来。

“在国家集采的背景下,创业公司应该寻找到好的商业和技术结合点;同时也关注竞争对手状态,在市场上采取了哪些策略等,这都是B轮或者C轮时融资者们需要特别厘清和思考的事。”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键词: 医疗领域 数据显示 投资机构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