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持续推动县域科创能力跃升
2021年、2022年、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95%、1.51%、1.77%,连续3年实现快速增长
2024年
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家,市级创新平台29家,县域所属创新平台18家
有效发明专利805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件,位居全省第一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2%
成功争取省科技厅500万元平台专项资金
3月31日,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秦皇岛市科技局介绍了2024年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实施情况。2024年,秦皇岛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创新投入方面,秦皇岛市各县区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支出,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确保科技创新资金的有效投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各县区在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得到了有力保障。特别是2021年、2022年、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95%、1.51%、1.77%,连续3年实现快速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秦皇岛市通过构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35家。
在创新条件方面,秦皇岛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县域创新实力。2024年,秦皇岛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家,市级创新平台29家,县域所属创新平台18家。
在创新产出方面,2024年,秦皇岛市有效发明专利805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件,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2%,比上年增长9.1%,显示出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体工业经济的积极贡献。
在创新管理方面,秦皇岛市不断完善科技管理机构设置,加强科技政策的落实和配套措施的制定。通过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沟通,确保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和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秦皇岛市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与奖励,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去年,成功争取省科技厅500万元平台专项资金,支持高价值成果落地,推动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秦建设的若干措施》,对新建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支持,两年来,共支持资金近300万元,促进人才支撑平台发展。(记者王震军)
责任编辑:hnmd004
- 秦皇岛持续推动县域科创能力跃升2025-04-08
- 1至2月秦皇岛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装备制2025-04-08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金融服务加码 为2025-04-08
- 拉萨市2024年GDP突破900亿元 达到990.04亿元2025-04-08
- 清明假期 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8588万人次2025-04-08
- 用“算力”提质增效 撬动生猪产业升级2025-04-08
- 重庆江津区:告别“单打独斗” “抱团发展2025-04-08
- 江西九江共青城:巧用综窗改革“加减法”优2025-04-08
- 江西进贤:“一根针”加速穿起“新医线”2025-04-08
- 中国版平准基金来了 释放稳市强信号!2025-04-08
- 陶香与乐声共鸣!仰韶用“吹”讲好中国故事2025-04-08
- 葡萄牙移民局前董事访问海那边,共话葡萄牙2025-04-08
- 银行业加速不良资产处置 优化结构服务实体2025-04-07
- 重磅|花再首款充电宝上市,FINE GO10自带2025-04-07
- 梅州平远借力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推动优品走向2025-04-07
- “运动宇宙·幼儿家庭版”新品发布,AI科技2025-04-07
- 嘉泰激光“风神”领航,重塑激光切割效率版2025-04-07
- 人保车险-换新车了,别忘了给它选个好车险2025-04-02
- 第七届奚仲奖发布:以创新为舵,引领行业品2025-04-07
- 交通运输部:3月31日至4月6日全国货运物流2025-04-07
- 1斤20元!你爱吃的“它”,即将大量上市!2025-04-07
- 清明假期北京文娱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2.6%2025-04-07
- “海棠经济”点燃天津春日消费热潮2025-04-07
- 政策助推创新链产业链两“链”相融2025-04-07
- 科技驱动社区商业新生态,集小店开启数智化2025-04-07
- 20亿件近千亿元!这个小镇给全球儿童做衣服2025-04-07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2025-04-07
- 线上线下商品经营预期均有改善 4月零售业2025-04-07
- 金融“活水”浇灌培育新质生产力2025-04-07
- 从春招市场看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需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