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道:(走进中国乡村)中国乡村振兴“小”产业里的“大”文章
2023-10-16 17:34:2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中国乡村振兴“小”产业里的“大”文章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榴莲蜜、大叶茶、益智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但如何将外面的产业引进来,并在本土“生根发芽”;如何将本地的“土特产”,打造成能拉动村民就业增收的优势产业?在中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每个乡村的“小”产业里都有大文章。
记者日前来到海南省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马脚村榴莲蜜示范基地,这里约种植60亩、1200棵榴莲蜜树,因已过丰收旺季,树上只挂着零星的果实。
榴莲蜜,原产于马来西亚,主要栽种于东南亚地区。2009年起,在三亚试种,如今榴莲蜜不仅已在三亚开花结果、上市销售,并被认为是海南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热带果树。
2023年9月,基地负责人曾祖谢介绍榴莲蜜的种植。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地处北纬18度的三亚,无论是温度还是气候都符合榴莲蜜的生长需求。”说起当初引进榴莲蜜的原因,基地负责人曾祖谢告诉中新社记者,“榴莲蜜经济效益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一棵榴莲蜜树的经济价值是芒果树的数倍。”
据介绍,8年成龄树榴莲蜜平均亩产量2500公斤以上,亩产值5万元(人民币,下同)至7万元。曾祖谢说,经过多年培育,该基地已从当初引进的十几个品种,选择出生长较好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奶白榴莲蜜”“红心榴莲蜜”“大叶黄榴莲蜜”3个品种。
“从市场反馈来看,引进种植的新品种市场潜力非常大。”曾祖谢说,除规模种植外,农户可种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拓宽致富门路。
将外来的产业引进来,在本土“生根发芽”不容易;同样,将本土作物培育成优势产业也不容易。
毛纳村村委会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西北部,下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166户642人。多年前,毛纳村曾是一个贫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毛纳村围绕“小而美、美而精”发展定位,大力打造“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公共品牌,形成茶叶为主,林下养殖、槟榔益智种植等为辅的农业产业体系。
现在毛纳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种茶,种植规模、茶青产量和销量逐年扩大。2022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1800亩,茶青收入245.7万元,同比增长150%,茶叶平均每年为每户农户带来了过万元的收入。2023年,全村预计新增大叶茶种植面积550亩。
据介绍,当地正围绕如何扩大“五指山大叶茶”知名度做文章。通过“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茶叶种植、采摘、制茶及茶艺等全流程技术培训。毛纳村先后建成9家茶厂、茶坊,成立3家茶叶合作社,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
“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毛纳村的大叶茶产业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海南省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徐伟松说,现在水满乡茶产业相关就业人员有1300多人,占水满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只有把特色产业发展好,乡村全面振兴才有基础,也更有质量”,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副乡长李杰日前对中新社记者说,重点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坚持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积极谋划产业项目,打造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力争打造一批拥有特色产业的村庄,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带动民众持续稳定增收。同时,引导民众主动参与学习培训,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基层“源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认为,乡村振兴实施以来,各地产业加快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完)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中国乡村振兴“小”产业里的“大”文章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榴莲蜜、大叶茶、益智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但如何将外面的产业引进来,并在本土“生根发芽”;如何将本地的“土特产”,打造成能拉动村民就业增收的优势产业?在中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每个乡村的“小”产业里都有大文章。
记者日前来到海南省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马脚村榴莲蜜示范基地,这里约种植60亩、1200棵榴莲蜜树,因已过丰收旺季,树上只挂着零星的果实。
榴莲蜜,原产于马来西亚,主要栽种于东南亚地区。2009年起,在三亚试种,如今榴莲蜜不仅已在三亚开花结果、上市销售,并被认为是海南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热带果树。
2023年9月,基地负责人曾祖谢介绍榴莲蜜的种植。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地处北纬18度的三亚,无论是温度还是气候都符合榴莲蜜的生长需求。”说起当初引进榴莲蜜的原因,基地负责人曾祖谢告诉中新社记者,“榴莲蜜经济效益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一棵榴莲蜜树的经济价值是芒果树的数倍。”
据介绍,8年成龄树榴莲蜜平均亩产量2500公斤以上,亩产值5万元(人民币,下同)至7万元。曾祖谢说,经过多年培育,该基地已从当初引进的十几个品种,选择出生长较好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奶白榴莲蜜”“红心榴莲蜜”“大叶黄榴莲蜜”3个品种。
“从市场反馈来看,引进种植的新品种市场潜力非常大。”曾祖谢说,除规模种植外,农户可种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拓宽致富门路。
将外来的产业引进来,在本土“生根发芽”不容易;同样,将本土作物培育成优势产业也不容易。
毛纳村村委会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西北部,下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166户642人。多年前,毛纳村曾是一个贫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毛纳村围绕“小而美、美而精”发展定位,大力打造“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公共品牌,形成茶叶为主,林下养殖、槟榔益智种植等为辅的农业产业体系。
现在毛纳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种茶,种植规模、茶青产量和销量逐年扩大。2022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1800亩,茶青收入245.7万元,同比增长150%,茶叶平均每年为每户农户带来了过万元的收入。2023年,全村预计新增大叶茶种植面积550亩。
据介绍,当地正围绕如何扩大“五指山大叶茶”知名度做文章。通过“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茶叶种植、采摘、制茶及茶艺等全流程技术培训。毛纳村先后建成9家茶厂、茶坊,成立3家茶叶合作社,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
“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毛纳村的大叶茶产业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海南省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徐伟松说,现在水满乡茶产业相关就业人员有1300多人,占水满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只有把特色产业发展好,乡村全面振兴才有基础,也更有质量”,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副乡长李杰日前对中新社记者说,重点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坚持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积极谋划产业项目,打造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力争打造一批拥有特色产业的村庄,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带动民众持续稳定增收。同时,引导民众主动参与学习培训,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基层“源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认为,乡村振兴实施以来,各地产业加快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完)
责任编辑:hnmd004
- 天天报道:(走进中国乡村)中国乡村振兴“2023-10-16
- 市场监管总局:打击食品中酚汀(酚丁)、酚2023-10-16
- 宁夏银川加大多孩家庭购房支持力度 贷款额2023-10-16
- 今日播报!广西梧州“两节”开幕签约项目302023-10-16
- 世界速看: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会议中心区域2023-10-16
- 全球简讯:免费蟹卡有猫腻2023-10-16
- 江苏徐州举办第二十六届投资洽谈会 签约532023-10-16
- 世界看热讯: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运行积极向2023-10-16
- 七大气象生态旅游品牌亮相2023中国—东盟博2023-10-16
- 经济运行新亮点、新变化增多 中国经济持续2023-10-16
- 第十三届中国专交会在辽宁大连开幕 聚焦知2023-10-16
-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深入朱洪社区开展创建全2023-10-16
- 两只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获批 华夏2023-10-16
- 【天天快播报】畅所欲言谋新篇 全力以赴2023-10-16
- 华林证券迎新任首席执行官 近两个月逾15家2023-10-16
- 《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10-16
- 前沿资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 2023-10-16
- 圣都整装X云峰莫干山联合战略发布,联手打2023-10-16
- 全球报道:产量占全球“半壁江山” 中国钢2023-10-16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2万列 打造2023-10-16
- 证监会将推进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2023-10-16
- 公募四季度建议“攻守兼备” 顺周期板块受2023-10-16
- 重大舆情也需关注!监管明确IPO在审期投行2023-10-16
- 肖刚获批出任稠州金租董事长2023-10-16
- 速讯:携手共创“京彩” 北京体彩成功助力2023-10-16
- 实时:裁判文书披露蟹卡套路:商家跑路兑现2023-10-16
- 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惠共享程度加2023-10-16
- 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首轮7宗地块总成交额12023-10-16
- 当前要闻:“老字号”北京稻香村因安全生产2023-10-16
- 海关总署:外贸进口保持良好势头 进口数量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