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呀挖”爆火背后的心理学,产生了“耳虫”效应|天天微头条
【资料图】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近日,幼儿教师教唱这个短视频爆红,且热度不减。这首儿歌因简单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唤醒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童真”,不少网友表示被其经典歌词“挖呀挖呀挖”所洗脑。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表示,从神经心理学来讲,这种旋律在脑海不断循环播放的情况,是出现了一种“耳虫”效应。“从视频里来看,大家可能被这位老师的演绎状态所感染,另外大家印象里的孩子形象都是很纯真的状态,加上老师和孩子的这种社会关系会容易让大家共情,就会觉得很温暖。”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昕表示,从歌曲来看,它的旋律优美且相对比较简单,歌词朗朗上口,从挖坑到种子再到开花,关联性很强,就会给人更深的留下印象。从神经心理学来讲,这种旋律在脑海不断循环播放的情况,是出现了一种“耳虫”效应。
“耳虫”一词源于德语当中的“ohrwurm”,是指一段音乐就像小虫子一样久久地在耳朵里盘旋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不停游荡。张昕介绍,产生“耳虫”效应,常常具备在近期接触过的或熟悉的音乐旋律,且音乐中运用了流行音乐比较常见的和弦等条件。
张昕指出,现代人的注意力相对比较涣散,会思考很多过去或未来的事情,但往往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处于完全沉浸的状态,会将思绪或者注意力拉回到当下,进入一种叫做“心流”的状态,这时就会让人感觉到精神上的放松感。
“从心理健康来看,好听优美的让人愿意跟着哼唱的旋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是有好处的。建议大家不要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过去或者未来,让它活在当下,体验当下的快乐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张昕说。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
- “挖呀挖”爆火背后的心理学,产生了“耳虫2023-05-10
- 每日时讯!慢慢来,孩子。主要内容2023-05-10
- 河北中小微贷款增速创近7年新高2023-05-10
- 国内离海最近体育场迎中甲首秀2023-05-10
- 多渠道拓展国产大豆消费2023-05-10
- 棠梨煎雪歌词是什么_棠梨煎雪歌词2023-05-10
- 视点!碧水源(300070):5月9日北向资金增2023-05-10
- 课题申报怎么写?-如何写课题申报书|消息2023-05-10
- amd athlon ii x4 631四核-每日快看2023-05-10
- 格力地产子公司海控融资租赁获增资1.05亿元2023-05-10
- 比亚迪仰望 U8 越野申报:重达 3.46 吨2023-05-10
- 金地集团(600383):5月9日北向资金减持422023-05-10
- 灌溪镇_关于灌溪镇介绍2023-05-10
- 【全球时快讯】三国杀单机版太阳神_三国杀2023-05-10
- 全球今日讯!司法部:互殴或不成立!行政复2023-05-10
- 茂林镇_关于茂林镇的简介2023-05-10
- 高云翔和董璇什么时候离的婚_高云翔董璇儿2023-05-10
- 焦点讯息:王杨:黄金起起伏伏,2038直接空2023-05-10
- 焦点快播:额定电压是什么意思2023-05-10
- 又一国足天才复活!单骑闯关攻破中超卫冕冠2023-05-10
- 挺进大石山 世界即时看2023-05-10
- 世界热推荐:倦怎么组词语_倦组词语有哪些2023-05-10
- 上市公司董事长涨薪不可太任性 今日看点2023-05-10
- lpr定价基准转换什么意思_定价基准可以转换2023-05-10
- 重磅!河北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2023-05-09
- 天天即时:晨意帮忙丨特斯拉提速“不给力”2023-05-09
- 一季度河北省沿海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02023-05-09
-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于5月7日发布2023年度防伪2023-05-09
- 天天最新:丝芙兰卸妆啫喱怎么用(丝芙兰卸2023-05-09
- 公交专用道,能否成为借用道、共享道?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