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天天讯息:扬长补短业界大咖把脉烟台海洋经济

2022-08-11 08:47:51来源:潇湘晨报

在10号举行的东北亚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论坛暨2022中国海洋经济论坛上,众多业界的专家学者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大变局提供大


(相关资料图)

在10号举行的东北亚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论坛暨2022中国海洋经济论坛上,众多业界的专家学者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大变局提供大机遇,烟台这座海洋强市将如何屹立发展潮头?又应该如何扬长补短呢?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了解一下。

记者崔海宁:2021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100多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总量位居全省第2位。烟台全市海洋牧场产业链年产值超过550亿元,总面积达137万亩,国家级海洋牧场18处,约占全国总量的1/9,居地级市首位;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建造项目“百箱计划”正式启动,建成“耕海1号”等深水智能大网箱10座、海洋牧场平台18座,这些成就,让与会的专家学者交口称赞。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欧进萍:烟台深远海养殖现在发展方兴未艾,以经海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发展深海渔养殖,还有烟台莱州明波公司的围网养殖等等都是很好的尝试,都是值得探索的。

记者崔海宁:从海岸到海域、海岛,从生态到种苗、养殖、装备,再到数字化、智能化、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建设,除了在主论坛,专家学者们在各分论坛,也为烟台的海洋经济问诊把脉,直击发展的痛点,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乔方利:烟台经济发展非常快,养殖在全国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作用,但是养殖伴随着一定的污染,我们需不需要下大功夫进行治理。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林明森:希望吸引更多的海工装备大企业能够落地烟台,能够提升整个科技实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入驻以后,要把他们优势科技成果在当地进行转化。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经济发展 正式启动 这些成就 需不需要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