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世界时快讯】名山区茅河镇:“三资”联动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2022-08-08 09:59:47来源:潇湘晨报

本报讯近年来,名山区茅河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探索“三资联动”发展模式,走出了“新路子”、


(资料图)

本报讯 近年来,名山区茅河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探索“三资联动”发展模式,走出了“新路子”、鼓起了“钱袋子”,村级集体经济呈现“量质齐升”、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助力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茅河镇全面清产核资,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回收土地、林地、堰塘等闲置资源,实施以“土”招商,采取“村集体+企业”发展模式,开发临溪河、铁溪河民宿旅游集群项目,发展生态康养产业,落地白鹤村“居之若宿”民宿旅游企业、养老服务机构、300亩优质花卉苗圃基地等,推动生态资源向富民资产转化,实现资源变资本,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同时,立足茶产业基础优势,盘活闲置村级活动阵地、卫生室及老旧学校等“沉睡”集体资产,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农户”“支部+产业+科技”等发展模式,引领新建良种茶苗繁育基地100亩、茶苗信息交易中心2800平方米,打造以香水村、万山村为核心的中国茶苗繁育现代农业园区,与四川农业大学展开校地科研合作,新培育出景白、佛手、金冠等85个优势品种,推进茶苗良种化、品牌化、数字化。全镇茶苗繁育面积4200亩,年出圃茶苗10亿株,销售收入1.23亿元。

用好用活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300万元,创新“支部+合作社+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的“1+3”产业联结发展机制和“村村抱团+企业”联营发展模式,通过资金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800万元,建成1500立方米水果冻库1个、3000平方米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个,预计年底,茅河村、白鹤村推行资金折股量化,采取入股分红、保底收益、二次返利等方式,将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有效拓展发展资金转化路径,实现资金变股本。 张高 王力 本报记者 胡月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发展模式 四川农业大学 扶持资金 繁育基地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