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要零添加”?这是一个病态的消费观
近日,一篇发布于在线学术期刊eFood上的论文将矛头指向“零添加”酱油,进而引发多方争议。涉事的千禾味业更称遭遇了“恶意抹黑”,已就此事报警。
不仅是“零添加”酱油近年火热,米面粮油、零食饮料、酸奶、方便食品等更是各类“零添加食品”的高产区。消费者追求更自然口味的食品本就正常,但为了迎合需求,不遗余力的在“添加”二字上做文章,所谓高端、新品必从“零添加”入手,不仅弄的消费者一头雾水,更俨然形成了一种病态潮流。
笔者疑惑的是,包括酱油在内的食品企业,产品创新是否有必要抓着“零添加”不放?无论是从业者口中的“现代食品工业灵魂”,还是消费者心中的“洪水猛兽”,食品添加剂的取舍与使用,终究是专业的科学问题,需要有消费者认知过程。但在相关标准不足、法规缺失的前提下,一些企业本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态度,大肆标榜自身产品“零添加”,这就属于动了歪心思了。
从上述论文事件报道来看,味精(谷氨酸钠)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决定了原酿本味酱油与普通酱油的区别,而市场仍可以找到标称“零添加”却使用了味精或食品添加剂的酱油产品,可见真正意义的“零添加”和消费者理解的“零添加”,二者仍有不小差别。
笔者认为,是否选择“零添加”是消费者的自由,但不该成为个别企业胡说八道的理由。在食品安全高敏感度的背景下,一些企业自觉充当了“恐吓气氛组”的角色,在灌输“零添加”导致的“添加有害”反向逻辑衬托下,大打感情牌、健康牌、个性牌,让消费者在“零添加”的面前“就范”,乖乖买单。自己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促成了“凡事皆要零添加”的病态消费观。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7月和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就《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便有不得标注“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以‘不添加’‘ 零添加’‘ 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要求。
在笔者看来,食品“零添加”乱象已经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治乱当从立规矩开始。但从长远来看,如何提高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公众在食品消费方面的信心和认知才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核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肖)
责任编辑:hnmd004
- 苹果公司股价在周一创下了新高 仍有分析师2023-06-14
- 黑卡是什么级别的信用卡?黑卡的信用卡额度2023-06-14
- 快看点丨积雪草对皮肤有什么作用?积雪草能2023-06-14
- 技嘉主板怎么设置第一启动为硬盘启动?bios2023-06-14
- 男性陪产假多少天 男性陪产假工资怎么发?2023-06-14
- 速读:融资融券股票与普通股票区别?如何利2023-06-14
- 怎样才能省钱?如何花钱更有理财效果?2023-06-14
- 【天天新视野】买的股票大跌了该如何操作?2023-06-14
- 股市五一休市几天?股市周末一定休市吗? 热2023-06-14
- 定期寿险有哪些优势 为什么要买定期2023-06-14
- 信息:股票成交价格比委托价格高怎么回事?2023-06-14
- 全球即时看!一博科技珠海高新区基地动工,2023-06-14
- 当前热门:新电脑开机提示CPU Fan Error2023-06-14
- 苹果笔记本可以运行Creo吗?苹果笔记本怎么2023-06-14
- 6月14日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稳 每日看点2023-06-14
- 对镜子全身拍照姿势技巧有哪些?对镜子自拍2023-06-14
- 不喝酒常锻炼,38岁男子却查出肝癌晚期,他2023-06-14
- 全球观热点:甘肃酒泉属于哪个市?酒泉的经2023-06-14
- 环球百事通!意大利对法国世界杯谁赢了?在2023-06-14
- 鬼哭狼嚎是贬义词吗?暴跳如雷是贬义词吗?2023-06-14
- 公积金卡和工资卡可以是一张吗?公积金可以2023-06-14
- 每日聚焦:追星的人是什么心态?追星有什么2023-06-14
- 茶黄金是什么东西?大红袍属于哪个茶类? 2023-06-14
- 什么是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2023-06-14
- 天天消息!tp-link路由器怎么样?tp-link路2023-06-14
- 大盘股和板块股的区别是什么?大盘股上市对2023-06-14
- 怎么买一个合适的外接闪光灯?使用外接式闪2023-06-14
- 计算机启动修复要多久?启动修复可以强制2023-06-14
- 每日消息!电脑显卡风扇转速怎么调?怎么在B2023-06-14
- 纤体咖啡有副作用吗?咖啡喝多了对身体有什2023-06-14